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只有立足用户需求,并流畅地运用各项新技术,才能将真正具有价值的信息被用户所接受。
在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网易新闻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了一场令中国人振奋的“穿越”,通过一支名为《重返这五年》的H5,邀请十三亿中国人民,一起重温自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多岁月,感受祖国在五年多时光里突飞猛进的进步。


H5上线仅一天,已有超过200万人次通过《重返这五年》,进行了一场令人热血澎湃的“穿越”。


扫面二维码体验H5
“重返这五年”H5将五年来人民共同见证的“八项规定”、“打虎拍蝇”、“精准扶贫”、“致敬老兵”等15个重要事件进行了生动的呈现。
整支H5以时间为脉络,通过“长图滑动+一镜到底”的交互逻辑,流畅地叙述了这五年多时间内发生的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无间断地勾起国人的记忆,引发了国人情绪共鸣。

人民日报客户端一直是时政新闻传播的高手,单就“两会”题材而言,就贡献过不少精彩案例。比如,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H5)就引起了全民刷屏。不仅如此,《Word两会我做主》(rap动画)、《人民代表习近平》(微视频)等经典新媒体时政主题传播策划,都出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网易新闻在内容生产方面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去年其联合国务院客户端发布了相关H5《360°总理记者会》,采用横轴长图全景技术,强烈的临场感让黑马哥记忆尤新。

2016年“两会”期间,网易更独家策划了全景漫游H5 《2016大会堂漫游指南》,将3D全景技术与2D小漫画进行结合,还原了“部长通道”等场景,以第一视角的方式,带领网友参观人民大会堂,第一时间了解政务信息。

本次《重返这五年》H5策划,可谓是网易新闻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新媒体传播趋势下的强强联手。
在黑马哥看来,此次强强联手打造的H5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传播率,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传播时机上来看,以时政嗅觉+传播能量抓住了最适合传播的时机,打造了时政新闻传播新形式。
每年的“两会”都是时政新闻重大的传播节点,从时机上来看,在这个节点上进行时政新闻的传播,容易形成传播声浪。不过,由于此次合作的双方都曾在新媒体时政主题传播上进行过探索与积累,虽然积累了经验,但也让受众形成了高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非常出众的作品才能引发更大的传播声势。无疑,凭借着人民日报客户端敏锐的时政嗅觉与网易新闻优异的新媒体传播能力,这个案例做到了。
二、从表现形式上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新闻,接地气,容易形成共鸣,引发自传播。
不关心时事政治的人很多,以往严肃的新闻形式让民众很有距离感。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民生大计,好像在他们眼里所谓国家大事就是国家的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重返这五年》用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助力时政主题传播,唤起了人们的爱国情绪和自豪感。
三、从视觉效果上看,界面风格低调不失美观,场景构建生动有趣。
黑马哥尤其赞叹网易新闻哒哒工作室的这种叙事方式,如在讲述“反腐”事件时,就选择了“把老虎关进笼子里”的场景构建,随着镜头推进,用户能看清老虎身躯上是一幅幅被镇压的“贪婪面孔”;而“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被鲜明刻画为“参天大树+繁茂绿叶”对“排污管道+滚滚浓烟”的元素替换。将“反腐”“治理大气污染”“扶贫”等宏大的命题以普通用户的视角进行呈现。


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和亲民的视角解读时政,让普通用户感受到祖国五年以来获得的巨大进步。让对时政不感兴趣的人们有了想知道的欲望,让人们感到新闻也是蛮有趣的。
再者,在H5的界面风格上,采用了“黑白线条+金棕色辅助”的简洁设计,视觉美观,又不会喧宾夺主,让用户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大事件本身的阅读上。虽然在技术上难度较“横滑屏”更大,但“竖滑屏”形式无疑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在黑马哥看来,在信息饱和时代,互联网上迅速流动着各类热点话题和新鲜资讯,注意力早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只有立足用户需求,并流畅地运用各项新技术,才能将真正具有价值的信息被用户所接受。知识增量与阅读兴趣并非矛盾的两极,而是需要借力更新颖的传播内容与技术,共同为行业带来更多有价值、有态度和多元化的内容。
